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如何制造船舶
制造船舶的核心流程分为蓝图获取、资源收集、生产建造和后期强化四个关键环节。首先需要通过任务、活动或市场交易获取舰船设计图,设计图的完整度直接影响最终舰船的性能上限。高级舰船蓝图通常需通过特殊活动或技术档案研究解锁,而基础护卫舰和工程舰的蓝图初期即可直接使用。资源收集环节需重点关注金属、晶体等基础材料,以及特定高级材料,这些资源可通过采矿、战斗或贸易获取,建议优先建立稳定的资源采集体系以支撑后续生产需求。
生产建造阶段需满足双重条件:基础设施与港口容量。巡洋舰及以上级别舰船要求对应的船坞设备,例如巡洋舰船坞或航母生产线,这些设施需提前在基地中建设完成。港口容量分为军事港口和资源港口两类,每艘舰船会占据固定容量值,需通过升级通用港口或建设专用港口来扩展上限。生产过程中可消耗预制模组加速建造,但需合理规划生产线数量,初期仅开放有限生产线,需通过基地升级逐步解锁更多并行建造位。
舰船制造完成后进入定制化改造阶段。每艘舰船拥有5-7个可改装子系统,包括武器、护甲、动力等模块,通过消耗技术值进行强化。技术值主要通过蓝图研究、任务奖励或战斗经验获取,建议根据舰船定位针对性强化,例如前排舰船优先提升护甲值,后排输出舰侧重火力系统改造。部分特殊模块需通过技术储备兑换或活动获取,这类模块往往能显著改变舰船的战斗特性。
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是持续制造高级舰船的关键。工程舰的采集效率直接影响资源储备速度,建议优先升级重型工程舰的无人机系统以提高采矿效率。军事舰船与工程舰的比例需保持动态平衡,初期建议保持3:7的资源倾斜,中后期根据战斗需求调整。舰队规模受制于指挥值上限,该数值随基地等级提升而增长,需注意避免因过度生产导致港口超载无法部署新舰船的情况。
护航艇对战机具有天然克制效果,航母搭载的舰载机需单独研发制造,这类特殊兵种的制造流程与主力舰存在差异。支援舰等新型舰种具备战场即时生产能力,但需要配置专用生产线模块。所有舰船的维护成本会随时间累积,需确保资源产出能覆盖日常消耗,长期闲置的舰船可考虑暂时退役以释放港口容量。